国科网

2025-07-18 03:04:28  星期五
立足国科融媒,服务先进科技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飞:以“党建红+双碳绿”引领绿色航空新实践

点赞

0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7日 浏览量:12次 所属栏目:航空 发布者:田佳恬

8d013de632b1f0e5cd2b3014f69ff11a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发挥“党建红+双碳绿”品牌效应,打造“双碳”文化传播矩阵,实施“5+1”“双碳”行动策略和“双碳”科技创新行动指引,全面推进智慧能源管控、产品降碳、场所降碳、产业链降碳等重点任务,为推动集团公司绿色低碳转型贡献成飞力量。

数字赋能,优化低碳高效用能体系,推动能源智慧管控。“精细化的‘双碳’管理和安全高效的能源供应,需要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支撑,尤其是能够直观反映能耗数据和生产关系的智能化工作平台。”面对大量能碳数据和能效成果转化,成飞实施能源动力“智改数转”行动,建设了具备能碳管理、运行监测、资产运维、运行调度、综合管线信息系统五大功能板块的能碳监测系统。通过能源信息实时采集监控、统计分析和智慧化远程调度控制,打造出覆盖生产厂区的智慧能源管理体系,促进“双碳”管理效能与能源利用效率双向提升。在指导生产排程上,利用自主开发的能源模型和在线应用分析,深度挖掘能碳数据与生产制造之间的关联关系,从用能单位和用能建筑两个维度找准能源柔性输配供应逻辑,采用“航班制”“分布式”柔性供能模式,稳步实施主要耗能设备避峰就谷用电、集中开炉等节能降本举措,减少能源浪费,助推“双碳”管理与现代化生产线进程高度匹配。

源头控制,打造绿色低碳范式,推动场所降碳。“传统产业能耗高、污染大,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低碳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在清洁能源时代,成飞以建设“零碳工厂”为目标,通过实施屋顶光伏建设、工艺改进、节能改造等工作,提高零碳能源使用占比。采取屋面分布式光伏、外墙保温体系、智慧能源管理等先进性绿建节能措施,完成了311厂房近零能耗改造任务,实现了既有建筑“绿色新生”,并成为成都市青羊区首个近零能耗建筑。在推广能源梯级利用技术应用方面,持续推进高耗能落后设备淘汰、自然双水源空调系统节能、高压电极蒸汽锅炉汽—水相变储热、空压机余热回收、中央空调冷凝水循环回收等重点节能改造项目。同时,针对照明能耗,建设了生产厂房、生产场景“智能化、自动化、集约化”三维一体的智慧照明系统,通过增设硬件、优化灯具编组逻辑、定制化场景参数等措施,减少了非必要照明能耗。

创新驱动,打造绿色低碳航空器,推动产品降碳。“在航空器中融入绿色低碳元素,也是我们践行‘双碳’战略的根本遵循。”成飞坚持把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运营贯穿航空产品全生命周期,通过绿色低碳航空器关键技术攻关、系统集成验证和产品研制,自主研制50千克级氢能源动力无人机,飞行时长首次突破30小时,每架次飞行可节省燃油约0.18吨,碳排放量减少约0.56吨,能源消耗减少0.26吨标煤。采用轻量化设计技术、通用化气密检测,提升技术装备智能化水平,实现航空装备绿色低碳研制。

协同共进,建设绿色航空生态圈,推动产业链降碳。“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才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在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上,成飞主动发挥“链长”作用,建设了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和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其中,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已建成了热处理达标排放、表处理生产线零排放的先进生产线,意味着大幅度提升零部件产能,同时为区域绿色低碳效能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秉承“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迈向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将绿色制造、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和生产者责任延伸理念融入企业供应链管理体系,促进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实现企业绿色采购和可持续发展。

未来,成飞将以能效水平先进化、能源结构绿色化、能源供用智能化、“双碳”管理精细化为发展方向,重点推动精准细致的“双碳”管理和智能柔性的能源安全管理能力建设,统筹发展安全稳定、经济高效、清洁低碳的智慧能源,打造零碳示范工厂,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成飞、推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低碳新动能。


分享说明:转发分享请注明出处。

    相关图讯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本网站由国科网运营维护 国科网讯(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10-88516927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石路甲69号院1号楼1层一单元114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66964号-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96565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代理域名注册服务机构:阿里巴巴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