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
一个屹立于“世界屋脊”的传奇之地
这里有“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
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
这里被誉为“亚洲水塔”
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这里“天路”纵横,连起了雪域山河
也连起了希望与未来
这里的人们,生活幸福
笑容如格桑花般绽放
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
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雪域圣地
擘画发展新篇
60年沧桑巨变书写着
“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
中核集团扎根世界屋脊
以清洁能源为笔
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指引下
与西藏共绘
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画卷!
在海拔5000米的萨迦
中核集团建成了
全球超高海拔地区
单体容量最大的风电项目——
中核萨迦30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项目
这里
风机伫立山巅
宛如雪域高原的守护者
将无尽的风力转化为清洁电力
项目不仅提升了西藏的电力保障能力
更将当地打造成国家清洁能源基地
是中核集团响应
国家“双碳”战略的生动实践
紧接着
在那曲色尼区
中核色尼区达嘎普100MW风电项目
已于今年5月31日并网
每年发电量达2亿度
相当于节约标煤5.72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15.68万吨
这不仅优化了能源结构
更让高原的蓝天白云常驻
还有位于拉萨市尼木县
海拔高度4228米的
中核尼木60MW牧光互补储能光伏发电项目
运营期内年平均发电量10188万千瓦时
正如国务院国资委指出
央企要加大基础设施投资
中核集团的风电项目
正为西藏注入新动力
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核西藏色尼区多能互补基地项目
作为集团首个正式进入地热发电工程的项目
总装机规模达59万千瓦
建成后
年发电量近10.30亿千瓦时
可减少标煤31.261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85.87万吨
项目填补了那曲电网缺口
让偏远牧民告别缺电之苦
国务院国资委要求
“实施更多进村入户的‘小而美’惠民工程”
这正是中核集团的承诺
在日喀则市定结县郭加乡
35千伏变电站改造工程
克服低压缺氧等极端挑战
于2024年9月投用
让187户1200名居民
在寒冬里用上可靠大网电
过上温暖亮堂的日子
中核集团还承建了
康马县萨玛达35千伏输变电工程
和日喀则白朗110kV变电站35kv送出工程
让当地告别用电不稳定的历史
实现让当地农牧居民
从“用上电”到“用优质电”的转变
中核集团的援藏不仅是能源工程
更是民心工程
在日喀则萨迦县
扯休乡中心小学的故事温暖人心
1994年
由张文裕王承书夫妇捐赠的希望小学建成
如今已发展为拥有
600多名学生的寄宿制小学
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中核集团传承这份爱心
通过教育帮扶点亮了
14个自然村的未来之路
国务院国资委强调
央企要“增进民族团结,助力边疆稳固”
中核集团承建的
西藏革命建设改革纪念馆项目
全面立体地展示
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
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史
中核集团承建的
西藏自治区区直单位援藏干部周转房建设项目
总建筑面积约37000㎡
该项目是西藏自治区重点项目
既是政治工程,又是民生工程
更是西藏自治区党委
关心关爱援藏干部
激励援藏干部安身安心安业的重要举措
中核集团地质人员在西藏进行勘探
中核集团在西藏的
地质勘探与产业开发
正让当地群众与企业心贴得更近
建一座电站,树一座丰碑
在西藏
每一阵风、每一缕光
都在中核集团的手中
化作源源绿电
中核集团地质人员在西藏进行勘探
中核集团以央企担当
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为西藏的稳定、发展、生态、强边
贡献不竭动力
让我们一同拥抱这片纯净的高原
更有力量地去爱、去生活!
(素材来源:中核汇能/新华发电 中核华兴 中核二三 核理化院 中核西部地勘中心 图片提供:刘霄 孙兴松 常立贤 孙权 吴啸天 杨航 李泽霖 作者:王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