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奕泰微电子完成A轮融资,规模近亿元,由中科创星、长江资本、前海鹏晨等联合投资。
奕泰微电子成立于2022年,至今已完成5轮融资,吸引多家资本机构参投,其中前海鹏晨参与了其中的三轮,中科创星、力合资本参与了其中的两轮,股东数量已增至16家。
奕泰微电子聚焦车载和工业智能化领域,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低功耗的全套以太网芯片及解决方案,其核心业务包括车载以太网交换芯片和物理层收发芯片的研发与产业化。奕泰微的核心技术在于基于RTA架构和软硬件协同的统一平台,拳头产品包括星辰系列TSN以太网交换芯片和山海系列PHY芯片,可覆盖自动驾驶域、智能座舱域、中央网关域等车载全场景以及工业互联网需求。
奕泰微电子的TSN Switch芯片采用硬件实现TSN全栈协议,支持安全加密、硬件NAT、HSR/PRP等功能,并适应-40℃-85℃的极端环境,在时钟同步精度、数据传输延时及丢包率等参数上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其工业交换芯片已批量发货,车载芯片已在多家主流主机厂(包括商用车、乘用车和L4无人车制造商)定点并进入SOP阶段,重要客户还包括三旺通信等。
目前,奕泰微电子是国内唯一定点包括商用车、乘用车、L4无人车及eVTOL在内的TSN Switch芯片供应商,打破了美资供应商(如Marvell、Broadcom)的长期市场垄断。
对于此次投资,中科创星认为,“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向集中式快速演进,车载以太网相凭借其在传输速率、轻量化方面优势明显,将会快速成为车内通信的主流技术方案。奕泰微电子公司具备相关领域经验丰富的成建制团队,顺利完成该领域芯片的研发和量产,填补了国产化的短板。”
奕泰微电子方面则表示,“当前德州仪器、英飞凌纷纷重金投入以太网,并将其作为AI浪潮下物理智能体的通信必选项。公司把握机遇,在工业交换芯片批量发货的同时,车载交换芯片陆续在商用车、乘用车、L4无人车等多个主机厂定点,当前进入到乘用车主机厂的SOP阶段。智能化浪潮下,公司业绩伴随行业景气度共同成长,来到了双重击球区。”
从行业发展状况来看,车载以太网技术因高带宽、低延迟优势,正逐步替代传统CAN总线成为整车通信骨干网。据IHS Markit数据,全球车载以太网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的10亿美元增至2025年超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
车载Switch芯片需复杂ASIC设计,无法直接使用成熟IP模块,开发难度高;PHY芯片虽国产有所突破,但高规格产品(如千兆级)仍依赖进口。因此,全球来看,Marvell、Broadcom、TI、英飞凌等国际厂商占据主导地位,尤其在高端车载交换芯片(Switch)和物理层收发芯片(PHY)领域。
车载以太网芯片行业处于高速增长期,国际巨头垄断高端市场,但国产替代加速推进。奕泰微电子凭借千兆TSN交换芯片技术突破和本地化服务优势,成为国产替代核心力量。随着应用场景向工业、低空经济等领域扩展,具备全栈技术能力的国产企业有望占据更大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