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期中卷”已然铺展,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上电各部门围绕年度科研生产经营重点任务,交出了一份份彰显担当、凝结汗水的阶段性答卷。
模拟仿真事业部面对急难险重的多型号任务,合理安排项目研发集成进度,事业部人员多线作战,通力合作,积极配合,以“技术领航、使命必达”为行动纲领,全力冲刺关键项目交付与技术攻坚目标。模拟仿真交付“力行”先锋队冲刺在前,锚定年度重点型号任务,铆足干劲,力争上游,在各型号任务一线,确保任务圆满完成,达到用户预期需求。
软件工程部锚定软件能力建设年度总目标不动摇,上半年,完成软件能力框架的初步构建;搭建“主建+主战”团队框架,提升项目软件任务节点的及时完成率,有效支撑4个PDT运作;推进软件资产复用能力建设,开展10余项软件CBB立项突击研制;强化软件全过程管控,全方位评价外包测试质量。下半年,软件工程部将聚焦软件能力框架落地,持续优化软件业务流程,通过信息化技术逐步搭建体系与业务的价值链;加速CBB成果转化,构建“需求—组件”动态响应链条,以AI为引擎辅助提升软件研发效率;研究并推动一体化软件工程平台,打通协同链路及全过程数据采集,为体系持续改进、业务持续提升奠定基础。
制造中心于5月底提前全面完成了CAPP的475份产品工艺规程结构化工作。新结构化框架的全面升级,与APS、MES、SCADA等软件进行数据无缝对接,在生产制造平台中抓取更细颗粒度的任务分工和工艺参数,为实现数智平台上线迈出更坚实的一步。端午节期间,为满足主机急需的24套系统产品,制造中心积极协调多部门通力配合,抢抓时间,以实际行动高质量完成紧急交付任务。
质量管理部携手规划发展部组建体系建设专班,深耕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以12个业务域、600余项流程为框架,构建起全链条管控网络,推动质量管控从“事后追溯向事前预防”转变,为科研生产筑牢根基,装上“质量安全阀”。在研制质量管控方面,上半年,积极践行公司全面推行IPD变革,严抓质量策划和过程监控,严把TR评审关;质量保证团队积极与客户沟通,确保问题闭环,满足客户需求。为响应公司ISC供应链变革落地,建立了生产现场质量问题分层分级快速处理机制,持续开展现场每日例会,确保问题快速处理,把好生产质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