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网

2025-11-05 20:36:37  星期三
立足国科融媒,服务先进科技
中国环境报:方便面里的脱水蔬菜包,竟然与“核”有关!

点赞

0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5日 浏览量:11次 所属栏目:核工 发布者:田佳恬

  http://www.cenews.com.cn/news.html?aid=1749438

  “核技术,看似与我们很遥远。实际上,大家往往是‘日用而不知’。”置身于苏州中核华东辐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东辐照),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常立明介绍道。

  “大部分方便面里的脱水蔬菜,就是利用了核技术进行灭菌。”他说。

  让果蔬变得耐储存,给医疗器械来次彻底灭菌,还能改性高分子材料……不久前,在江苏省苏州市与连云港市,记者跟随中核集团“向新 向绿 向未来·共建核美家园”媒体行,在现场看见了核能的一次次“跨界”。

  核能,这个看起来“高大上”的词汇,正于潜移默化间造福人类生活,展现独特的“硬核”实力。

  “核”能灭菌

  在华东辐照的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装载着医疗器械的专用吊箱正沿着既定的轨道行驶,有序出入辐照室。

  在这里,货物将接受钴-60装置的充分辐照,在进出之间,完成消毒灭菌。

  

  图为华东辐照生产车间

  “我们的辐照灭菌主要是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钴-60衰变时发出的γ射线,它的能量高、穿透力强,可直接破坏细菌的DNA分子,同时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过氧自由基进一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使细菌损伤或死亡,达到消毒灭菌的效果。”华东辐照总经理助理王贵超告诉记者。

  安全往往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那经过辐照后的物品,会有射线残留吗?

  “γ射线辐照灭菌的原理就像晒被子一样,整个过程不会有任何射线残留。其实,太阳光照也是辐射的一种。我们平时晒过的被子,既不会留下紫外线,也不会向外散发紫外线。”王贵超解释道。

  “辐照食品”可以放心吃吗?

  对此,王贵超向记者介绍道:“辐照食品都进行了严密包装,食品本身不直接接触放射源,同时,我们对食品的辐射剂量进行了严格控制,因此不会携带放射性,也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图为在华东辐照手持个人剂量报警仪的测量结果(注:仪器显示数值在0.1 uSv/h~ 0.2uSv/h之间,属于安全范围内)

  从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到食品的安全保障,再到航天、核电设备的耐辐照考验,这背后,都离不开核技术的默默助力。

  据了解,华东辐照在苏州布局有两套钴-60辐照装置,每个装置均设置了多重安全联锁系统。一旦出现异常,放射源架会接到传输系统指令立刻降至贮源水井中,通过水井中的去离子水来屏蔽射线,防止对人员造成伤害。

  王贵超告诉记者:“这两座装置可以说一个在‘地上跑’,一个在‘天上飞’。一号装置沿着地面轨道运行,是目前国内最先进自动换层、换面的地辊式集一体式托盘辐照的加工装置,主要用于高端产品的辐照。二号装置则用于高剂量产品的辐照。这台装置也是国内首个自动换层装置,能实现货箱自动垛码、上下自动换层、悬挂输送自动换面,较好地改善了辐照剂量的不均匀度。”

  “地处长三角核心地带,我们正在为区域生物医药、食品安全等行业提供不可或缺的一站式服务。努力用一项项硬核技术,将‘核’的力量融入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华东辐照副总经理顾俊表示。

  核能生“汽”

  江苏连云港田湾核电基地,8台核电机组伫立于此。而在其中,一条长达23.36公里的银白色管道延伸至远方,一股股“零碳蒸汽”正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奔涌向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

  产生这股“零碳蒸汽”的,正是我国首个工业领域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

  在传统核电站里,推动汽轮机后的高温蒸汽会被冷却循环,产生“闲置能量”。而工业生产离不开蒸汽,需要大量高温高压蒸汽驱动生产。

  田湾核电基地与连云港石化基地,这两座相距20多公里外的“好兄弟”,前者有富余蒸汽,后者有巨大能源需求。于是,两者一拍即合,核能与石化行业产生新的绿色联动——将核电站产生的蒸汽,输送给石化基地的工厂。

  2024年6月,“和气一号”在田湾核电基地建成投产。这套设备实现了全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每年可向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输送480万吨(设计)零碳清洁蒸汽,相当于每年减少40万吨标准煤的燃烧。

  安全,是“和气一号”最显著的特点。“‘和气一号’核心设备就是一个蒸汽转换的设备。首先把反应堆(机组二回路)里面的蒸汽抽出来一部分,送到‘和气一号’设备里,采取间壁换热,实现蒸汽生产的过程,类似于‘自嗨锅’的原理,既高效又安全。”江苏核电有限公司纪委书记徐跃进介绍道。

  投产一年多来,“和气一号”保持安全稳定运行,通过不断进行经验积累与技术突破,为后续其他核电项目的核能工业供汽之路提供了示范样板。

  核电站的第一用途,往往是发电。在连云港,未来将建设的江苏徐圩核能供热项目,却打破了人们对核电站的固有印象。

  “这是全球首个将高温气冷堆与压水堆耦合的核动力厂。其颠覆性在于,它是‘以工业供热为主、兼顾电力供应’的核动力厂,因此称为‘核能供热发电厂’。”中核苏能核电有限公司经营总经理陈仁宗介绍道。

  据了解,项目创新采用“核反应堆—汽轮发电机组—供热系统”协同运行模式。项目建成后,将为连云港万亿级石化产业基地大规模供应高品质低碳工业蒸汽,对加快能源、化工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从辐照灭菌,到核能供汽,核技术正以更安全、更亲民的姿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连接。曾经神秘的“硬核”力量,正掀起它的神秘面纱,为造福人类开发更多新场景,为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2025-11-3)

分享说明:转发分享请注明出处。

    相关图讯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本网站由国科网运营维护 国科网讯(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10-88516927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石路甲69号院1号楼1层一单元114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66964号-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96565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代理域名注册服务机构:阿里巴巴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