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集 谁是“邱小姐”: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技术空白,一项关乎国家安危的绝密工程正在悄然推进。1964年9月下旬,随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间最终敲定,中央专门要求所有有关核试验的信息交流必须全部采用密语和暗号。科研人员将原子弹取了“球”的谐音“邱”,从此“邱小姐”作为口头暗语使用。
第2集 草原的召唤:1958年7月,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定址在青海省的金银滩草原,代号“221”。彼时的221基地,伙食标准是所谓的“2611”,即每月26斤粮,每餐1个馒头、1角钱干菜汤,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这点热量连日常活动都难以维持,酱油膏兑水是建设者们充饥的“绝招”。
第3集 耀眼的蘑菇云: 1959年6月20日,苏共中央致信中共中央,通知暂缓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模型和图纸资料。面对技术封锁,中国科学家们没有退缩,他们毅然决定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为了铭记这一转折,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被赋予了特殊的代号“596”。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上空一声巨响,耀眼的蘑菇云是“596”的誓言,是一代核工业人对“自力更生”最响亮的回答。
第4集 加密的青春:为保障厂区甚至每个车间的绝对安全,二二一厂制定了六十多种证件限制出入,所有人员无论级别高低都要凭证进出。在严格保密制度的护航下,二二一厂人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年复一年地在环境恶劣的西部高原进行着核武器的科研工作。
第5集 永不消逝的221:从原子弹到氢弹,从核航弹到核导弹,这座用信念与热血浇筑而成的221基地为新中国的核武器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孕育了让中华民族挺直脊梁的“两弹一星”精神。(2025-10-31)
相关报道:
CCTV-7[国防故事]:硬核年代 第1集 谁是“邱小姐”
CCTV-7[国防故事]:硬核年代 第2集 草原的召唤
CCTV-7[国防故事]:硬核年代 第3集 耀眼的蘑菇云
CCTV-7[国防故事]:硬核年代 第4集 加密的青春
CCTV-7[国防故事]:硬核年代 第5集 永不消逝的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