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场景扩容 应用跃升——开拓应用新阶段”应用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福深主持。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国内外企业、行业组织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落地进程展开深入探讨。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郭守刚出席论坛并以《迈向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应用新阶段》为题作引导报告。他指出,开展示范应用是实现智能网联汽车大规模商业化部署的必经之路,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已取得积极进展,我国已经实现“连点成片、连片成域”的规模化应用部署,逐步迈向大规模商业应用阶段。下一步将持续完善顶层设计、开展测试示范项目、强化标准引领与协调机制、探索数据共享共建、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主题演讲环节,来自全球的政府、机构、企业代表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路径、区域协同发展、安全创新理念、车企技术研发、解决方案探索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分享《“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示范”高质量推进行动现状及展望》主题演讲,从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的特点出发,深入剖析了规模化应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关键共性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以车企协同联合示范的实践活动展示了“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在解决单车智能困境方面的优势。他指出,我国规模化发展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的时机已经成熟,下一步应坚定发展信心,进一步加大投入,助力产业化目标实现。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院长孙永红分享《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赋能网联应用》主题演讲,从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标准体系、推进自动驾驶试点示范等系统性举措,展示了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与智能网联技术协同发展方面的诸多优秀经验。下一步将聚焦大模型构建、测试示范完善、跨部门标准协同与国际合作等工作,进一步赋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与交通系统智能化跃迁。
韩国汽车移动产业协会(KAMA)副总经理徐廷蘭分享《韩国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发展》主题演讲,从政策支持、性能认证、测试许可、试点示范、基础设施等多个维度,介绍了韩国自动驾驶汽车产业的积极进展。针对目前面临的技术可靠性、基础设施覆盖、公众信任、法规责任界定及商业模式不清晰等挑战,下一步将通过政策支持、企业技术迭代和扩大性能认证体系等措施,构建可持续的自动驾驶生态系统。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傅大瑞分享《完善车路云一体化建设赋能双智城市协同发展》主题演讲,从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系统性构建车路云一体化安全体系,实现准入审核、线上监管和事故追溯等功能,筑牢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的根基。在此基础上,深化场景应用,推动智慧城市创新实践,助力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的协同发展。
5GAA汽车协会首席技术官Maxime Flament分享《网联汽车:全球最新进展》主题演讲,系统介绍了美国、欧洲及亚太地区的C-V2X技术布局及5GAA在推动C-V2X技术发展方面的工作进展。他重点阐述了5GAA在促进多主体、多系统间建立互信机制方面的研究目标,并提出了针对I2V、V2V等典型应用场景的信任与安全挑战的思考。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贺刚分享《双试点政策下车企L3规模化落地路径分享》主题演讲,从技术、测试、管理等方面展示了长安汽车在全力推进准入与上路通行试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方面的技术实践。他指出,极致的“技术安全”是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中的“生命线”,长安汽车会始终以用户为中心,以央企担当加速自动驾驶技术攻关与规模化应用,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变革贡献力量。
密歇根大学教授、Mcity主任刘向宏分享《面向自动驾驶汽车大规模部署的行为安全评估》主题演讲,从目前现有的自动驾驶测试项目出发,阐明行为安全评估对推进自动驾驶汽车规模化部署的重要性。Mcity的自动驾驶安全评估项目从传统的以“汽车”为中心转变为以“行为”为中心,可以有效识别未知的不安全因素,评估自动驾驶汽车大规模部署时的碰撞率。
江苏天安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雷分享《车路云一体化数据赋能城市NOA解决方案探索》主题演讲,从目前行业已经初步达成共识的场景推进路线图出发,以实践案例的形式回答了“城市NOA是否需要交通管理信息”“怎么样的交通管理信息有价值”两大关键核心问题。他表示,确定性、连续性和持续性是交通管理信息发挥价值的关键所在,数字交通管理信息在无锡车路云一体化中的落地实践表明了车路云一体化数据赋能的广阔应用前景。
本次应用论坛汇聚了来自政府、学术界、产业界的权威专家和行业领袖,围绕“试点应用加速商业化进程”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通过9场高质量主题演讲系统呈现了智能网联汽车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路径。在“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迎来商业化落地的关键窗口期。未来需要重点突破标准协同、数据共享、生态共建等关键环节,加快推动自动驾驶从封闭场景向开放道路、从区域示范向跨城市连片应用的跨越发展。
来源: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
编辑:沈滨沨
责编:段少敏
审核:李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