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灿烂的夏日阳光洒满漳州,一场硬核科技与青春学子的邂逅,正为这个盛夏注入别样的热力。15名西安交大的学子带着对未知的好奇与对硬核科技的向往,踏入这座矗立在山海之间的“能源堡垒”,在亲手触摸核能脉动的过程中,读懂中国核工业的能源发展密码。作为“强国总师思政课”暑期实践“强国实践营”走进中核集团的首次活动,这场相遇让科技之光与青春之志在夏日里碰撞出璀璨火花。
本次开营仪式在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举行。此次活动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中核集团党群工作部指导,中核集团宣传文化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漳州能源主办。
活动期间,大家获得了极为珍贵的体验——深入漳州核电2号机组核岛内部,近距离感受大国重器的核心区域,对核电技术的精密与工程的浩大有了震撼性的认知。
营员们分组深入核电维修和技术一线班组,化身“一日工程师”。他们紧随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观摩日常巡检、设备维护等工作,沉浸式体验基层核电工程师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状态,深刻理解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与担当。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邓博:“中国尖端医疗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核武器’。例如生物医学中的微型‘核弹’钇90微球,可实现对肿瘤毫米级的高效精准打击。钇90国产化是高端核药研发的一项里程碑,是在‘健康中国’战略下的一次自主创新、惠及大众的生动实践。”
核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严俊杰:“深入核岛与常规岛核心区域,近距离观察自主化堆芯及主控室操作,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苏京璇:“特别关注反应堆压力容器和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等关键部件材料对核工业安全的重要价值,也认识到深化专业探索的现实意义。”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研究生杨胜利:“技术细节的严谨把控与一线人员的扎根奉献正是‘华龙一号’安全运行的根基,期待未来能将研究融入国家核电事业。”
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黄愉涵:“此次活动是一次生动实践,用镜头记录大国重器,用相机捕捉高能时刻,每一张照片都是对震撼场景的复现,每一段录像都凝聚着核能人发光发热的瞬间。”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一学生郭轩豪:“作为此次活动中年龄最小的同学,我也是一名深度科技迷,能够参与本次实践营我倍感荣幸。走进核岛内部,各种精密技术设备令我惊叹不已的同时,也让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大国重器的铸就,离不开潜心钻研的铸器人,讲好中国底气从‘核’而来的故事尤为重要。”
夏日的相遇虽短,却在心中播下了种子。当西交学子的青春朝气遇上核能科技的硬核力量,当“强国实践营”的初心遇上中核集团的使命担当,这场实践早已超越了一次简单的研学。它让青年看到,科技的突破从来不是孤勇,而是一群人的坚守;强国的征程从来不是空想,而是一步步的实干。漳州核电基地的阳光记得,有一群年轻的身影曾在这里触摸梦想,而未来,他们也终将带着这份感悟,在各自的赛道上,为强国之路续写新的篇章。(吕晓涵 刘梓璇 刘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