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网

2025-04-14 07:43:21  星期一
立足国科融媒,服务先进科技
航天科技一院研究发展中心打造“智擎”系统、突破具身智能关键技术

点赞

0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1日 浏览量:38次 所属栏目:航天 发布者:田佳恬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研究发展中心的实验室里,一只机器狗突然停住脚步,它头顶的激光雷达缓缓转动,仿佛在思考什么。几秒钟后,它调转方向,绕开地面上散落的泡沫板和缠绕的网线,径直走向角落——那里躺着一个可乐瓶。

这一幕看似寻常,却暗藏玄机:这只机器狗从未见过这个实验室,也无人为它预设路径。依靠研发团队打造的“智擎”系统,它如同具备“大脑”一样拥有不断进化的算法,能够在陌生的环境中完成自主探索。

2022年,一院研究发展中心人工智能团队还正在技术路线上徘徊。“无人机摔一次得修半天,无人车调试成本高,大家就像在迷宫里找出口。”一院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黄虎回忆。

转机出现在一年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的四足机器人闯入大众视野:它能灵活运动,跌倒后自主爬起,还能适应复杂地形,成了验证智能算法的“理想试验田”。团队终于找到方向——具身智能,这个让机器像生命体一样与环境交互、自主进化的前沿领域。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具身智能”列入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这一概念迅速成为科技界热词。

在航天领域,其价值更加凸显。一院研究发展中心工程师杨尚霖介绍,传统航天器依赖预设程序,一旦遭遇预设外的突发状况就容易“死机”,但具身智能的自主进化能力,恰似为航天器装上“生物本能”。

实验室的电脑屏幕上,二维地图随着机器狗的移动逐渐展开。绿色区域像未拼完的拼图,红色标记则是实时标注的障碍物。“传统机器人只能在‘题库’里答题,而具身智能机器人拥有的是‘解题思路’。”杨尚霖指着屏幕解释,团队取得突破的关键在于开放场景目标检测,“智擎”系统集成了激光雷达、惯性测量单元、深度相机摄像头等多种高精度传感器,能够全面捕捉环境信息,精准识别上千种物体,并实时洞察环境的微小变化。

当机器狗首次进入商场地下车库,面对陌生的斜坡、立柱和通风管道,它能结合“白色帽子”“金属货架”等语义信息提示进行自主推理,甚至能够预判目标物——饮料瓶可能出现的位置。这种类人化的思维能力,源于大模型与语义标注技术的融合——工程师们将人类的生活经验“翻译”成机器能理解的代码。

眼下,这只机器狗还只是实验室里的“侦察兵”,但团队的目光已经投向更远的地方。地下20米的矿洞深处、震后扭曲变形的废墟里、导航信号消失的“盲区”,都将是具身智能大显身手的舞台。黄虎表示,他们正在搭建“空地协同”系统。

届时,无人机像鹰隼般在高空盘旋,快速锁定目标区域;机器狗则如猎犬般深入,未来搭载机械臂后还能抓取关键物品。而在控制台前,一句“你好,来福”就能唤醒其语音交互系统,指令也从“前进5米”升级为“去3楼西侧房间寻找医疗箱”。

黄虎透露,研发团队正在打造可迁移的“智能大脑”,未来无论是四足机器人、无人机,还是外星探测车,都能共享同一套“中枢神经系统”,而具身智能的自主探索和泛化能力也正为深空探测、外星基地建设提供新思路。

邓雨楠


分享说明:转发分享请注明出处。

    热点图讯
    最新图讯
    相关图讯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本网站由国科网运营维护 国科网讯(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10-88516927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石路甲69号院1号楼1层一单元114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66964号-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96565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代理域名注册服务机构:阿里巴巴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