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网

2024-06-26 14:18:49  星期三
立足国科融媒,服务先进科技
《求是》刊发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党组署名文章:航空报国铸辉煌

点赞

0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4日 浏览量:93次 所属栏目:航空 发布者:田佳恬

航空工业被形容为“现代工业之花”,是一个国家科技、经济、国防实力和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70多年来,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形成了专业门类齐全,科研、试验、生产相配套,具备研制生产当代先进航空装备能力的高科技工业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赞扬一代代航空人许党报国的远大志向,发出建设航空强国的伟大号召,赋予航空报国精神新的时代要求和丰富内涵。新时代新征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励志航空报国、建设航空强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航空力量。

一、一代代航空人书写许党报国的浩荡长歌 

新中国航空工业在“一张白纸”上开基立业,在国外封锁遏制中坚韧成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融入航空人血脉的精神力量。1951年4月17日,新中国航空工业在抗美援朝的烽火硝烟中诞生。创建伊始,党中央一声令下,各路人马从四面八方汇聚,在一片废墟上建设航空工厂,为抗美援朝抢修飞机。大家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边建厂、边生产,先生产、后生活,“只要是前线需要,就是不吃饭不睡觉,也要完成任务”。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大潮中,数万航空人从大城市打点行装,“好人好马上三线”,历经艰辛、排除万难、战天斗地,在大西南、大西北的荒地上、沟壑里、山洞中建成航空大三线基地。他们中的许多人与子孙后代至今仍留在三线地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在70多年的奋进征程中,航空工业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砥砺航空报国志向,传承航空报国精神,留下了许党报国的宝贵精神财富。

新中国航空工业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对党忠诚、为国奉献是航空人最重要的政治底色。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徐舜寿,领导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参与组建了第一个歼击机、第一个大飞机设计所,主持或参与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几乎所有飞机型号的自研或引进,为航空科研、飞机设计专业建设、设计师队伍培养呕心沥血,直至生命最后一息。即使“文革”期间受到迫害,他也始终相信党,多次写信提醒妻子代缴党费,在最困难时还说:“想看技术书”,“只要是搞飞机,让我干什么都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新中国航空发动机奠基人之一的吴大观,为党的航空发动机事业鞠躬尽瘁、辛劳一生,虽历经坎坷而矢志不改。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多个“第一”都凝聚着他的心血,退休后仍一直在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奔走呼吁、建言献策。他在笔记中写道,“什么时候拿出你们的产品来献给党?!”“看不到我国自行研制的发动机,我死不瞑目!”一代代航空人把对党的无限忠诚、对航空事业的无限热爱镌刻在蓝天之上,书写了许党报国的浩荡长歌。

微信图片_20240517175047

图为2023年7月24日,在长春空军航空开放活动预演当天,运油20同时与歼20、歼16飞机空中加油通场展示。

航空工业是高技术集大成的国家战略产业,勇攀航空科技高峰、抢占发展制高点是航空人最鲜明的精神特质。我国战略科学家、航空气动专业奠基人之一、“两院”院士顾诵芬,70余载坚守航空科技事业,直接组织、领导和参与了多种飞机气动布局和全机设计,主持了歼8Ⅱ研制和多项新技术研究,他冒着生命危险三次上天跟飞观察解决歼8重大技术难关的英勇事迹广为人们传颂。他“择一业、终一生”,书写了航空报国的精彩华章。2021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他颁授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牌和证书。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歼10之父”的宋文骢,把研制先进歼击机作为毕生追求,先后参与“东风”113、歼7、歼8、歼9等多个型号研制。1986年,他“白发挂帅”任歼10总设计师,面对从二代机到三代机的巨大技术跨越,他把型号研制视作自己的生命,把战鹰首飞日作为自己的生日,带领团队历经18年的艰苦攻关、熬过项目的几度生死险关,实现了我国航空主战装备的跨代升级。一代代航空人锲而不舍、勇攀高峰,推动我国航空工业实现了从飞机修理、制造到自行设计、自主创新的不断跨越,为我国跻身世界航空科技前沿作出了不朽贡献。

航空工业是高难度、高风险的事业,不仅要付出辛勤和汗水,有时还会付出健康乃至生命,甘于奉献、敢于牺牲是航空人最深沉的精神品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罗阳常讲“航空报国是使命责任,不是荣誉”,他在笔记中写道,“实现胆大包天的目标,需要有献身精神”。在担任歼15舰载战斗机研制现场总指挥后,他更是不知疲倦、日夜操劳。2012年11月25日,歼15飞机实现辽宁号航空母舰成功起降返航后,罗阳同志却因积劳成疾而猝然离世。他的追悼会现场高挂的横幅“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是对他航空报国优秀品质的生动写照。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高度赞扬“罗阳同志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罗阳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罗阳与他的众多前辈,如飞机结构强度专家冯钟越、歼10研制现场总指挥杨宝树等航空英模,用生命践行了“大国重器、以命铸之”的铮铮誓言。

在党领导航空事业70多年的奋进征程中,航空人感人肺腑的事迹还有很多,他们中既有英年早逝者,也有奉献终身者;既有航空英模,也有试飞英雄;既有科技英才,也有大国工匠;既有“感动中国”者,还有更多默默奉献者。他们的先进事迹熔铸成航空报国的矢志追求和宝贵精神,汇入伟大的航空强国事业的壮阔征程,感召着一代代航空人许党报国、拼搏奉献。

二、肩负起强国强军的光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航空工业全线大力弘扬航空报国精神,为党分忧、为国担当,全力支撑服务新时代强国强军伟大事业。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在创新、改革、管理等全方位发力,推动企业经济运行质效快速提升,在国有企业经营者任期、年度经营业绩、科技创新等考核中连续获评A级,企业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持续发挥。2023年实现总收入5880.2亿元、利润总额257.3亿元、经济增加值157.9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8.9%。

为人民军队提供先进航空武器装备,是航空工业自诞生之日就被赋予的初心使命。新时代以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守初心使命,坚定担当兴装强军首责,聚焦人民军队履行使命任务需要,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按照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的“四个一代”梯次,倾力锻造空天利剑,持续提升新域新质战斗力供给能力。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体系化、规模化研制生产信息化航空武器装备的国家,先进航空武器装备已成为保卫祖国安全、人民福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可靠力量。

中国民机产业的发展,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2015年11月C919大型客机完成总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线“继续弘扬航空报国精神”,“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装备制造能力、使自己的大飞机早日翱翔蓝天再作新贡献”;2023年10月,总书记在考察航空工业昌飞公司时强调“航空装备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并提出了“打造世界一流直升机企业”的明确要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发展民机产业作为主责业务,出台民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党组决定,以“七大专项”为抓手全面实施三年行动;全力参与和保障大型客机研制生产,全面发展支线飞机、直升机、通用飞机和低空经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勇担使命,有力支持了C919完成适航取证并投入运营、ARJ21批量生产交付和运营,多型民机产品完成首飞和取证,2023年交付民机664架。

微信图片_20240517175051

2023年5月16日,国家“应急使命·2023”高山峡谷地区地震灾害空地一体化联合救援演习中,直8系列直升机担负直升机空中侦察、编队突入灾区、水域搜救、空地协同营救灭火等任务。图为救援演习现场三架直8A直升机编队起飞执行任务。

2018年10月20日,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完成水上起降试验,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电,勉励研制全线“继续弘扬航空报国精神”、“继续为满足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和国家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需要、实现建设航空强国目标而奋斗”。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把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建设纳入民机产业发展专项,加速装备系列化发展和市场化应用,在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和国家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中积极作为。通过不懈努力,我国应急救援航空装备谱系不断完善,AG600M具备灭火实战能力,运20、“翼龙”2H、AC系列直升机等在抗疫、大型非军事任务、抗震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2023年10月,7型8架国产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在湖北荆门开展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演练,全面展示了体系化发展的实战能力。

三、以航空报国之志建设航空强国

70余年浩荡长歌,航空报国铸辉煌。奋进新时代新征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秉承航空报国远大志向,大力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忠诚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高峰,切实担负起建设航空强国使命,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提质升级,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航空力量。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要始终坚守军工央企政治本色,把对党忠诚镌刻在祖国的蓝天之上。高站位谋划并全面推进实施新时代航空工业高质量党建工程,深入推动党建与科研生产经营工作双融双促、互融互促,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贡献航空智慧、航空实践。着力完善集团党组“兴装强军”、“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党建”三位一体推进的季度例会机制,提升各级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能力水平,一体化推动党中央部署在全集团落地见效。

推进航空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快发展航空新质生产力。航空工业是高科技集大成的产业,科技创新是航空工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为建设航空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贡献力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殷殷嘱托,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方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航空科技创新。强化顶层设计,全面实施创新五大行动和九大科技专项;完善科技投入和评价机制,加大多元化、自主化投入。加快完善创新体系,打造体系化数字化创新总部基地,加强重点实验室和创新联合体建设,打造重点领域航空原创技术策源地。面向重大工程打造国家级创新平台,组建一批联合技术中心。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持续提升航空产业链创新链水平和安全性。推动建设航空强国,我们将进一步改革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加大创新投入,汇聚创新人才,加快实现航空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快发展航空新质生产力。

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体制机制活力。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以贯彻实施“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牵引,对公司治理、集团管控、经营管理、产品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大力改革调整。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坚决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企业管理全流程,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大力调整产品产业结构,聚力发展航空产业,继续推动优化业务领域,从2016年涵盖国民经济大类的75类减少到27类。深入实施“混改”、“双百”、“科改”和企业上市等改革,有效提升相关企业造血功能和现代治理能力。其中,7家“双百”、“科改”企业全部获评标杆或优秀。发展无止境,改革无穷期。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把改革推向深入,持续优化体制机制,加快建成世界一流企业。

大力弘扬航空报国精神,激励航空人许党报国。2022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队员们回信,勉励大家“继续弘扬航空报国精神”,给航空人以巨大鼓舞和鞭策。我们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航空报国精神的重要批示精神,把弘扬航空报国精神作为航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秉承罗阳同志遗志,累计成立上万支“罗阳青年突击队”,奋战在航空装备建设、民机产业振兴、科技自立自强等“主战场”,鲜艳的党旗、突击队和服务队队旗与“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横幅相辉映,激发出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我们要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发展航空报国精神内涵,以“忠诚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高峰”为共同价值引领,激励广大航空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有力支撑航空强国建设。航空工业是高科技产业,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是航空工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世界航空强国之间的竞争,根本上是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的竞争。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党组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不断营造“四个尊重”浓厚氛围,健全人才工作机制,薪酬激励政策重点向科技创新、重点项目研制等关键岗位核心人才倾斜;实施多项人才工程行动,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实施“人才+工程”,建立“1+2+3+N”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围绕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研制,加强人才吸引和锻炼培养。通过近年来的改革发展,集团人才数量、质量、结构显著提升和优化,有力支撑了航空事业发展。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加大人才工作力度,着力打造航空科技人才“智高点”,为党的航空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航空智慧。


分享说明:转发分享请注明出处。

    热点图讯
    最新图讯
    相关图讯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本网站由国科网运营维护 国科网讯(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10-88516927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石路甲69号院1号楼1层一单元114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66964号-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96565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代理域名注册服务机构:阿里巴巴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