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持续8天的助农直播,是一场中船集团创新消费帮扶的新实践,更是中船人将社会责任担当写在乡村田野的再学习、再教育。
直播小组虽然未曾见过二十年前的鹤庆县、勐腊县、丘北县三县,但依然为他们今日的发展感到震撼。这里没有想象中“老少边穷”的落寞,有的是宽阔的道路、整齐的房屋、兴盛的产业和积极向上的农村电商发展。


闻得到的瓜果蔬菜正飘香
为进一步丰富中船集团帮扶举措,发挥互联网的数据流量效益,11月7—15日,中船集团新闻宣传中心直播访谈小组,深入云南勐腊、丘北、鹤庆三县,实地探访中国船舶集团在滇对口帮扶三县的具体举措和效益,结合电商助农手段,开展电商助农直播和公益直播。
直播访谈小组到彩云之南溯源,带大家看一看“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好东西是怎么“种出来”“养出来”“加工出来”。8天的行程,她们跨越一千多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到上海的直线距离,克服蚊虫叮咬、长途跋涉、超长工作等困难,在云南的崇山峻岭间完成一场丰富多彩的穿越,将滇西南的好物和风土人情带给大家。
此次行程中,直播访谈小组依次到勐腊、丘北、鹤庆三县,通过11场直播为大家带来19个品牌的百余件产品,内容涵盖水果、鲜花、茶叶、食用菌、禽类、薯类等产品。巧的是,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全国832个脱贫县都确定了若干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带动能力强的帮扶主导产业,涉及瓜果蔬菜、特色畜牧、特色粮经作物、特色水产品、林特产品、休闲农业等6大类27小类。从产业覆盖面、带动人数和带动效果来看,在27小类中,草食畜牧、水果、蔬菜、粮油、中药材、生猪、茶叶、食用菌、禽类、薯类位列前十,堪称脱贫地区十大帮扶主导产业。
在边陲勐腊,夜晚到处都是亮灯的田地火龙果被“骗”得不分昼夜,高大的橡胶树茁壮繁茂身上一圈又一圈的割胶口流淌出乳白的胶液;这里又是茶和咖啡爱好者的天堂,普洱茶“古六大茶山”有5座位于勐腊境内,茶马古道从这里走向世界,小粒咖啡正逐渐成为新的响亮名片。在辣椒之乡的丘北,一个个沾着泥土的山药、红薯、花生依次通过镜头呈现在观众面前,羊肚菌、木耳、小黄姜、辣椒,山珍和辛香料散发着独特的香味;这里康养资源独特,全年空气优良率达98.9%,“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秋意乡村·古韵风情”线路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2024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秋季)精品景点线路。在银都鹤庆,山林里的土鸡在觅食栖息、大棚内的鲜花香气扑鼻、牧场里的奶牛在自由踱步、喷香的米饭挑逗着味蕾;佛祖散落的108颗佛珠造就了鹤庆的108个泉潭,也给了拥有近600年历史的鹤庆乾酒以生命之源。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给三县带来了林林总总的特色产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些好的产品走向更远的地方。直播访谈小组正是通过产地溯源的直播形式,将直播间搭在田间地头、生产车间、山林草地、鸡舍牛棚……所见即所得,将流量转化为消费帮扶的平台和乡村振兴的助力。

看得见的乡村振兴新面貌
“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成果太显著了!”
“这地方太漂亮了,比我家可好太多了!”
这一路上,直播小组的感叹不绝于耳。与未见时的想象不同,这里没有想象中山林地区的冷清,到处充斥着民族特色繁荣与美好。特色的民族建筑、载歌载舞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热热闹闹的村镇大集与特色小镇,向人民展示着乡村振兴的成果与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美好。
在各种帮扶政策中,基础设施建设触及当地村民最切实的利益和最直接的幸福感,特别是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的建设,必然涉及房屋、庭院、道路等相关改造。其中,必然有着各种各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向勐腊县上龙茵村小组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村支书问出了一个问题:“您是怎么愿意相信中船集团能够把好事办好的?”
虽然中船集团旗下中船九院挂职勐腊县的副县长徐猛表示,这个问题有点尖锐,但是显然没有难倒村支书。支书表示:“首先作为一名边区人民。我们坚信总有一天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大好政策能够惠及我们边区人民。其次我们也相信中船集团作为军工央企响应国家政策来帮助我们,能够切切实实地为我们着想,给我们办成好事。作为一名党员,我也愿意在这个过程中响应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的号召,从我做起带动村民一起改变。”
位于勐腊县高铁站旁的上龙茵村,有着“中老铁路站前第一寨”和“第二候车室”的独特功能,也是广大游客了解勐腊的窗口。今天的这里有餐饮、民宿还是特色大集,与曾经的上龙茵村面貌大不相同。以前坑洼不平的进村道路如今修缮平坦,以前夜晚漆黑一片如今可在灯下话家常,有屋漏破损的家庭也住进了敞亮的新居。对上龙茵以及会龙、补蚌等村寨基础设施、产业等方面进行提升改造,切实提升了人居环境质量,成功打造了上龙茵、会龙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会龙村3A级景区、补蚌“国家森林乡村”、曼龙勒“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直播小组无从见证曾经的上龙茵村,但如今的上龙茵村令人流连忘返。
丘北,与勐腊的面貌大不相同,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山体一座座矗立。这里也是令人回归对山区刻板印象,或者说找到亲切感的地方之一。中船集团旗下七二五所挂职丘北县的副县长张东亚带领直播小组走了长长的一段山路,一路蜿蜒甚至有点颠簸,涉过一段红泥水坑,走在红色的潮湿泥土上,令人有了一种真切的来自土地的踏实感。这里的村民也是如此,在崭新明亮的大棚里,他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蓝莓产业示范基地棚内工作的村民洋溢着朴素的微笑与满足,他们表示,“能在家门口有个工作,还能管饭,感觉很幸福!”
而这样的改变,来自2024年中船集团投入270万元建成35亩集“采摘、观光、销售”一体化的高原特色蓝莓种植基地。该项目由丘北县天星乡9个行政村(社区)共同成立的天星村集体经济公司共同经营分红,依托深圳光筑农业集团公司提供的技术支持及保底价收购,种植的精品高原特色蓝莓,解决当地群众务工岗位和就业增收问题。
一笔笔真金白银的投资,一个个因地制宜产业的扶植,一项项情真意切的举措。中船集团用一场跨越山海的产业实践,证明了央企的担当远不止于资金与项目。它更是一种理念的播种、一种模式的创新、一种能力的培育。当地方的资源禀赋遇上央企的全局视野,当农民的辛勤劳作遇上现代化的产业链条,乡村振兴的种子,便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破土而出,开花结果。

听得见的琅琅书声向未来
作为一名中船人,对鹤庆最初的印象或许就是每次过节的一只只鹤庆山林走地鸡。而鹤庆人民对于中船集团最初的印象,“中船春蕾班”一定是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船春蕾班”是中船集团最早实施的帮扶举措之一,鹤庆也是中船集团三个定点帮扶县最早实施的地点之一,已经形成了成熟完整的实施体系,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中船集团旗下大连造船挂职鹤庆县的副县长石宗登表示,中船集团在鹤庆县形成了“七位一体”的教育帮扶举措,覆盖学生教育、青年技能培训、干部技能培训等各方面。其中在脱贫攻坚期间,中船集团仅在鹤庆累计投入帮扶资金 1286.24 万元,资助贫困学生、孤寡残单亲家庭学生 12560 人次。通过开办“中船春蕾班”,开展“爱在深蓝”主题公益活动,实施“筑梦深蓝”国防教育夏令营活动等,帮助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开阔眼界、追逐人生梦想。
山的那边是什么?当“船”来了,大山也便有了海。二十多年来,教育改变了一代人的生活,也改变了大山里人的观念。许多从“中船春蕾班”走出去的优秀毕业生,选择回到家乡任教;许多受到中船集团帮扶的学生从此与海洋结缘,共赴祖国深蓝事业;许多受到中船集团技校培训的学生,投入造船强国的征程。一位在鹤庆有着35年的退休教师在采访中表示,家长们都和她说,只要孩子能考上鹤庆的“中船春蕾班”,就一定要留在鹤庆读书。
或许我们从不相信一句话可以改变别人的一生,就像曾经这里的人民也许不相信一个来自遥远他乡的企业能改变自己乡村的面貌,但事实看来,又确实如此。从鹤庆二中结束采访回程的车中,当谈及被采访的两个“中船春蕾班”学生的时候,石宗登敏锐地捕捉到学生家庭困难的程度并询问当地妇联的同事,是否对该学生采取了“一对一”的帮扶,并迅速安排落实工作。二十多年来,中船集团挂职干部也形成了一个优良的传统,就是个人出资,认领一个“一对一”帮扶的困难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除了用好中船集团的“大基金”帮扶外,挂职的干部们也慷慨动用自己的私人“小金库”无私地帮助当地人们。每一任来挂职的干部,都人尽其才、学尽其用,不仅发挥自己的所长,在挂职的岗位上尽心尽力,更是想方设法充分利用老东家的资源。
来自中船九院的徐猛发挥中船九院的设计院所单位优势,为勐腊的城市规划和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带来新鲜的血液;来自七二五所的张东亚充分利用七二五所在加工生产设备上的便利,为丘北当地的烤烟加工产业更新设备。电烤烟设备的应用不仅节约了时间和精力成本,更切切实实地为当地种植户省了加工成本,让烤烟的整体加工质量更加标准可控,来自大连造船的石宗登不仅每年为鹤庆年轻干部培训班讲授管理课程,更多次往返大连和鹤庆,为鹤庆医疗基础设施的更新争取到一笔专门的帮扶资金……不仅这些参与到县领导班子的挂职干部,放眼全局、心系当地的发展,那些派驻到村里的第一书记也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他们不仅对当地乡情民意清清楚楚,更是在助农直播和几天工作的交谈中,时刻化身乡村代言人,不遗余力地推介当地的特色产业和农副产品。每一个饮过三县水的挂职干部,血液中都注入了云南情的基因。
二十多年帮扶不仅是一场爱心的接力,更是一场精神的扎根。中船集团用实干与担当,在云岭大地的青山绿水间,刻下了一家央企的初心与使命,也书写了无数个关于梦想、奋斗与希望的温暖故事。从脱贫到振兴,这条路还在延续,中船人的承诺与情谊,也将一如既往,历久弥新。
| 记 者:高红梅
| 责 编:高红梅
| 一 审:钱 平
| 二 审:项 丽
| 三 审:甘丰录
| 来 源:中船集团新闻宣传中心/中国船舶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