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网

2025-11-26 15:17:58  星期三
立足国科融媒,服务先进科技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③:核力澎湃筑基石 多能并举启新程

点赞

0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6日 浏览量:5次 所属栏目:核工 发布者:田佳恬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擘画了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强调“坚持风光水核等多能并举”。中核集团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优化核能与风光水热等新能源产业优化布局,形成以核能为龙头、风光水热储一体发展、核能综合利用有效拓展的多能互补、多能联供的多元化综合能源产业供应体系,为推进我国新型电力系统改革、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保障能源供应安全贡献中核力量。

  国之重器:

  核电筑基,筑牢能源自主可控“压舱石”

  中核集团始终将“国之大者”系于心践于行,扛牢能源保供政治责任,推动核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在建在运核电总装机容量、研发设计、工程建造、运行水平全球领先,加快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探索核能综合利用新路径,全面筑牢能源安全责任。截至2025年9月底,中国核电控股在运机组26台,装机容量达2500万千瓦;在建及核准待建机组19台,装机容量2185.9万千瓦。2025年前三季度,核电机组发电量突破1510亿千瓦时,上网电量累计达1412.83 亿千瓦时。

图1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

  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正批量建设,成为我国能源领域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已连续安全稳定运行超1000天,累计供电超370亿千瓦时;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漳州核电2号机组开始装载首炉核燃料,该基地规划建设6台“华龙一号”机组,全面建成投产后每年能提供约60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供应。在小型堆领域,“玲龙一号”示范工程一回路冷态功能试验成功,预计建成投运后每年发电量可达10亿度,可满足海南52.6万户家庭用电需求,不仅将以稳定可靠的清洁能源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和海南“清洁能源岛”建设,更将以先进反应堆技术的示范效应,推动世界核能的发展。

图2

  “玲龙一号”示范工程

  绿色转型:

  核能综合利用,拓展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核能综合利用正成为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引擎。在供热领域,我国南方地区首个核能供热项目——秦山核电核能供热项目即将开启第五个供暖季,从居民小区拓展到了包括公共建筑、办公楼宇、工业企业等在内的众多区域和应用场景,为浙江海盐县居民和企业冬季供暖和工业生产用热提供清洁低碳解决方案;在供汽领域,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田湾核电“和气一号”项目每年可为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提供480万吨工业蒸汽,同时为石化基地节省70多万吨碳排放指标,为高耗能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

图3

  田湾核电“和气一号”项目

  高温气冷堆具有固有安全、电热汽多用途、多模块灵活组合布置等显著特点,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也是匹配石化生产需求的最佳配置。2024年8月,“华龙一号+高温气冷堆”耦合示范项目——江苏徐圩一期工程获国家核准,投产后为连云港石化基地持续提供大规模清洁工业蒸汽。同时,中核能源将以一期工程为示范不断开辟高温气冷堆为大型石化园区供应高品质工艺热的新市场领域,以“绿色核能+绿色化工”的方式推动解决石化行业能耗限制和碳排放瓶颈,为集团公司打造“第二增长曲线”贡献更大的力量。

  多能互补:

  系统协同,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新格局

  中核集团积极构建以核电为主体、多能协同的“核水风光储”一体化发展格局,有效保障绿色能源高质量供给。中核汇能/新华发电积极推进中核集团首个“地热、风、光储一体化”中核西藏色尼区多能互补基地项目建设,总装机59万千瓦,年均发电11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85.87万吨,填补了超高海拔地区规模化地热发电的空白,成为保障电网稳定性的“压舱石”。在浙江三门,滩涂光伏项目创新“光伏+温排水”用海模式,年上网电量2.1亿度,减排二氧化碳14.56万吨,入选自然资源部典型案例,实现核电与新能源高效协同。

图4

  中核三门200MW滩涂光伏项目

  技术创新驱动多能系统优化。同方股份聚焦“新质生产力”赋能能源领域发展要求,深耕能源高效转化与利用赛道,以“智能+节能”技术为核心,构建覆盖能源“源网荷储用”全链条的综合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在新疆,阿尔塔什水库调度中心零碳园区示范项目探索“电气化+节能降耗+清洁能源利用+绿电对接”路径,成功获得零碳认证;石河子项目通过能源规划、多热源联网与智慧供热,实现集中供热提质降碳,综合节热率达34.2%。宁夏同心县旱天岭村“天光地热”多能互补零碳供暖系统,助力零碳乡村建设。此外,旗下同方能源自主研发的能源安全生产系统覆盖中核汇能新建新能源场站,与福清核电合作推出首个核电厂智慧节能管理系统,以实干实效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核工程持续推动清洁能源技术集成创新,提升清洁能源在不同场景中的适用性与价值回报,其自主研发光伏组件间距算法破解山地资源约束,通过柔性支架技术实现“占地减10%-30%、基础数量降40%”的降本增效,以电化学储能标准化体系赋能项目质量与成本管控,以低碳园区多能耦合方案增强区域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图5

  宁夏同心县旱天岭村“天光地热”项目

  (中国核电 中核汇能/新华发电 同方股份 中核工程 中核能源)

分享说明:转发分享请注明出处。

    相关图讯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本网站由国科网运营维护 国科网讯(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10-88516927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石路甲69号院1号楼1层一单元114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66964号-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96565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代理域名注册服务机构:阿里巴巴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