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铁磁材料电信号:实现微米级可读可控
■刘卫峰

凭借潜在的高速信息处理能力,反铁磁材料近年来受到科学界高度关注。7月,《科学》杂志报道了一项关于反铁磁材料的重要突破——包括美国康奈尔大学在内的研究团队,利用二维反铁磁材料与隧道结构,首次在微米尺度下,实现了对反铁磁自旋共振的电信号的探测和可控调节。这一成果为反铁磁材料应用于下一代高速、低功耗自旋电子器件扫清了关键障碍。
据悉,此次突破的核心在于两项技术创新:研究人员利用量子隧穿效应构建隧道结,当反铁磁材料原子自旋方向变化时,隧穿电子的电阻随之改变,实现对电信号的高速读取;融合自旋电子学与二维材料领域成果,通过“自旋轨道转矩”机制激发自旋流,进而实现对电信号的有效调控。
此外,器件尺寸缩小至微米级,较以往缩小近千倍,是迈向实用化的关键一步。
该成果标志着反铁磁材料从“难以利用”迈向“可读可控”,有望为开发下一代运算速度快、功耗低的芯片提供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