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网

2025-10-21 21:30:48  星期二
立足国科融媒,服务先进科技
为电缆“把脉” 筑起质量防线

点赞

0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1日 浏览量:19次 所属栏目:航空 发布者:田佳恬

ada9021522f6edda43b8b0a979caf5cd

在航空工业宝胜检测中心的实验室里,胡文华俯身于直流电桥前,将导体电阻精确记录至小数点后四位——“每公里0.0752欧姆”。“别小看最后一位数字,它关系着整条线路的能耗与安全”,这句他常对年轻同事说的话,正是其30余年职业生涯的生动注脚。

精益求精

自1992年入职,胡文华从基础的导体电阻测试起步,始终将“电缆是良心产品”刻在心中。他深知,电缆由导体、绝缘层等多系统构成,细微偏差可能放大为致命故障。2008年,当中压电缆局部放电试验出现“不起眼的毛刺”,多数人认为在允许范围时,他坚持解剖分析,最终在屏蔽层与绝缘层交界处揪出0.1毫米的工艺瑕疵。“要为电缆30到50年的安全运行负责”,这份坚守,让每一次检测都成为安全的“把关”。

攻坚克难

扎根一线多年,胡文华练就了从试验数据反推材料性能、破解工艺难题的硬本领。2014年,他牵头筹建重点实验室,扛起电缆与材料检测及可靠性评估的重任;2020年,作为技术质量负责人,推进国家实验室认可,2023年7月成功获得认证。

在研发90℃热塑性抗开裂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护套料时,初期试验连续失败。他带领团队在40℃高温房中坚守72小时,逐组记录配方流变数据,直至第7次试验,样品在800℃火焰下燃烧90分钟仍保持完整,烟密度远低于标准,一举填补国内高端阻燃材料空白。在“华龙一号”核级电缆研发中,他创新提出“三层共挤+在线辐照”工艺,带领团队历经18个月加速老化试验,积累上万组数据,最终产品通过全部极限测试,技术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传承匠心

作为检测技术带头人,胡文华参与了行业标准建设与企业质量体系升级。他主持修订《电线电缆检验细则》,优化大截面导体电阻的温度校正系数,提升了大尺寸导体电阻测量的准确性与复现性。他主编的《电缆性能检测实战宝典》《电缆制作过程检验实战指南》《电力电缆制造缺陷解析》等手册,成为一线员工“看得懂、用得上”的操作指南;首创的“三查三控”质量管控法,将责任精准嵌入每个生产岗位,显著提升公司质量管理水平。

在人才培养上,他独创“三带一测”培训法——带着问题学、带着标准测、带着案例讲、随机抽测考核。在他的悉心指导下,3名徒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经他培训的检验员累计发现原材料隐患170余起,拦截不合格产品300多批次,为公司筑起坚实的质量防线。

30多年来,胡文华始终践行“三个一”工作法:每天第一个到岗检查设备;每份报告必亲自复核签字;每个异常数据必追根溯源。“我们要对每一个数据负责,就像电缆要对每一度电负责一样。”他的这份执着,深深影响着身边每一个人。


分享说明:转发分享请注明出处。

    相关图讯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本网站由国科网运营维护 国科网讯(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10-88516927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石路甲69号院1号楼1层一单元114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66964号-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96565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代理域名注册服务机构:阿里巴巴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