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网

2025-09-07 19:29:26  星期日
立足国科融媒,服务先进科技
行业报告 | 基础化工行业2025年中期策略:周期在左,成长在右

点赞

0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7日 浏览量:13次 所属栏目:新材料 发布者:田佳恬

基础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工业粮食”,不仅承担着支撑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也在能源、农业、新材料等多个产业链环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2025年中期,行业所处的阶段与投资逻辑出现了显著的分化:一方面,周期性调整已进入尾声,板块估值接近历史低位,底部特征逐步显现;另一方面,新兴领域的成长性机会愈发凸显,成为市场关注的另一条主线。

一、行业周期回顾:三轮波动走到尾声

2010年以来,化工品价格经历了三轮显著的周期波动:

1.2010-2016年:长周期下行

上行阶段(2010Q1-2011Q4)受益于内外需扩张;下行阶段(2012Q1-2016Q3)则因需求放缓、供给过剩和2014年起国际油价暴跌,价格持续走低。

2.2016-2020年:供给侧改革推动短周期

上行阶段(2016Q4-2018Q3)受益于供给侧改革与需求回暖;下行阶段(2018Q4-2020Q3)受到中美贸易摩擦与疫情冲击,需求骤降、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周期快速收缩。

3.2020-2025H1:疫情复苏与资本开支驱动

上行阶段(2020Q4-2022Q2),政策刺激带动需求复苏,油价快速上行;下行阶段(2022Q3-2025Q2),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叠加高强度资本开支落地,供需双弱,价格持续承压。

截至2025年上半年,行业已处于下行周期的尾声,价格收缩期持续长达12个季度,超过上轮8个季度的下行周期。需求疲弱与供给压力交织,使得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低位徘徊,但政策拐点的迹象逐步出现。

二、需求端:修复乏力但存在亮点

1.宏观层面:

2025年上半年,中国投资、零售、出口环比有所恢复,但地产依旧承压。海外方面,美国、欧盟、日本的GDP增速均处于低位,对需求形成约束。

2.出口格局:

尽管短期存在关税政策与外部摩擦风险,但中国化学品贸易顺差自2020年以来持续扩大,显示出较强的全球竞争力。

3.行业需求亮点:

制造业PMI在波动中保持相对稳定;出口市场对农药、化肥等部分子行业的需求仍具支撑;必选消费相关化工品(如甜味剂、氨基酸)需求韧性较强。

总体而言,需求端仍缺乏系统性修复动力,但局部结构性机会逐渐显现。

三、供给端:资本开支放缓,转固压力犹存

1.全球资本开支:

截至2025Q1,除日本外,全球化工资本开支增速均处负值区间,整体处于下行趋势。

2.国内资本开支:

2022-2023年高强度投资逐步兑现,2025年在建工程同比增速首次转负;然而固定资产同比增速依旧处于高位,行业仍面临“转固”压力,即前期大规模建设的装置正在陆续投产,供给侧压力难以快速消退。

这意味着,短期内行业供给端仍然承压,但新增产能集中于龙头企业,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头部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优于整体水平。

四、价格与盈利:底部徘徊,修复需要耐心

1.行业价格走势:

化工行业PPI已连续33个月为负值,接近2012-2016年下行周期的历史纪录。多数子行业产品价格仍处历史低位,化纤类尤为明显;农化板块则因原料价格高企和内需支撑,价格保持中高水平。

2.盈利能力:

2024年行业整体利润承压,但2025Q1环比出现修复,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6%、环比大增150.9%。部分子行业(如氟化工、钾肥)毛利率显著改善。

总体看,行业盈利仍在底部震荡,但边际修复迹象开始显现。

五、库存与原材料:成本支撑减弱,补库周期开启

1.原材料端:

2025年上半年,原油与煤炭价格延续下行趋势,成本支撑减弱;原油价格仍受地缘政治影响,存在波动不确定性。

2.库存端:

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均进入补库阶段。国内化学原料、化纤、橡胶塑料制品行业的库存同比均出现回升,为后续需求修复预留了空间。

六、投资主线一:周期在左,关注低估值板块

在周期底部区间,报告建议重点关注估值处于低位、供需格局相对稳定的板块:

1.需求稳定、全球供给主导:

三氯蔗糖(重点推荐:金禾实业)农药(扬农化工、润丰股份,关注湖南海利、泰禾股份)MDI(万华化学)氨基酸(梅花生物、新和成)

2.内需驱动,对冲关税冲击:

制冷剂(巨化股份、三美股份、东岳集团、昊华科技)化肥(磷肥:云天化、川恒股份、芭田股份;钾肥:亚钾国际、东方铁塔;复合肥:云图控股)民爆(广东宏大、易普力、雪峰科技、江南化工)染料(浙江龙盛、闰土股份、锦鸡股份)

3.产能先投放、优先恢复的子行业:

有机硅(新安股份)氨纶(华峰化学)

七、投资主线二:成长在右,自主可控与供给替代

除了周期底部带来的反弹机会,成长性方向同样不容忽视。报告指出,自主可控和供给替代缺口将是未来几年化工投资的关键主线。

1.重点推荐:

OLED材料:莱特光电、奥来德、瑞联新材、万润股份催化材料:凯立新材、中触媒合成生物学:华恒生物吸附树脂:蓝晓科技

2.建议关注:

电子大宗气体:华特气体、金宏气体、广钢气体合成生物学:梅花生物、星湖科技、阜丰集团

这些领域均具备全球供给短缺或中国替代空间的逻辑,成长性机会凸显。

八、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的逆全球化风险;原油价格大幅波动;安全环保政策趋严;海外经济下行可能引发需求持续疲软。

结语:周期与成长的双重逻辑

从整体来看,2025年中期的基础化工行业正处于“周期底部+成长分化”的新阶段。周期板块虽仍承压,但边际改善迹象清晰,低估值提供了安全边际;而成长赛道在自主可控与全球供给替代的背景下,则孕育着长期机会。

周期在左,成长在右——这是行业的真实写照,也是投资者研判时必须把握的双重逻辑。对于市场而言,化工行业或许难以在短期迎来系统性反转,但结构性机会已逐步明晰:左手配置低估值周期板块,右手布局高成长新材料与新兴产业,将是2025年下半年化工投资的核心策略。

       原文标题 : 行业报告 | 基础化工行业2025年中期策略:周期在左,成长在右

分享说明:转发分享请注明出处。

    相关图讯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本网站由国科网运营维护 国科网讯(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10-88516927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石路甲69号院1号楼1层一单元114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66964号-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96565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代理域名注册服务机构:阿里巴巴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