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迈为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收42.13亿元,同比下降13.48%;归母净利润3.94亿元,同比下降14.59%。
2025年一季度,迈为股份实现营收22.29亿元,归母净利润1.62亿元。按此计算,第二季度迈为股份实现营收19.8亿元,归母净利润2.3亿元,环比增长43.0%。同时,其毛利率也从去年同期的26.92%上升到33.74%,显著回升。
强势突围背后,是迈为股份在半导体业务、全球化布局上的厚积薄发。
迈为股份专注于智能制造装备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面向太阳能光伏、显示、半导体三大行业,立足真空、激光、精密装备三大关键技术平台,研发、制造、销售智能化高端装备。
自2018年上市以来,迈为股份凭借光伏生产设备的领先优势,实现了业绩的高速增长。营收从2018年的7.88亿元上涨至2024年的98.3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71亿元上涨至9.26亿元。
2024年下半年以来,下游光伏企业扩产需求放缓,光伏生产设备采购需求也大幅下降,相关企业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与此同时,迈为股份半导体业务却迎来爆发。
2025年上半年,迈为股份太阳能光伏行业实现营收40.65亿元,同比下滑16.13%;半导体及显示行业实现营收1.27亿元,同比暴涨496.90%。
而在全球化布局方面,迈为股份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2025年上半年,迈为股份境内营收33.88亿元,同比下滑25.22%;境外营收8.24亿元,同比暴涨143.77%。
据悉,境外营收主要来自迈为股份与印度信实工业的订单。
2022年4月,迈为股份公告称,印度信实工业拟向全资子公司新加坡迈为采购太阳能HJT电池生产设备整线8条,产能为600MW/条,共计4.8GW,其采购总额超过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50%(约15亿元人民币)。
但在2023年和2024年年报中,迈为股份均未披露本次订单的收入。
据华泰证券研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迈为股份确认印度信实工业4.8GWHJT设备部分收入约5.36亿元。
更为重要的是,迈为股份的HJT电池生产设备还在持续迭代,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据迈为股份8月22日发布的投资者活动记录表显示:
公司推动的光子烧结、PED和边缘刻蚀等HJT电池新技术推进顺利。公司实验室已经测试完成,在客户处安装调试。公司认为结合组件端的技术提效,有望年底之前实现HJT组件平均功率780W、最高功率接近800W的目标。
同时,迈为股份认为,异质结技术在发展海外光伏产能上也更有优势。
因为异质结技术自动化程度和无人化程度比较高、工艺简洁、制造良率较高。同时对人工和设施的依赖也非常少,相对来说,在海外发达国家和一些适合HJT技术特点的地区,HJT技术是非常有优势的。公司将与海外客户保持持续的沟通,后续订单有望逐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