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网

2025-07-13 15:46:15  星期日
立足国科融媒,服务先进科技
有机硅:在材料与汽车技术交汇处

点赞

0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3日 浏览量:10次 所属栏目:新材料 发布者:田佳恬

芝能科技出品

在现代工业材料中,有机硅并不常被普通消费者注意,但它早已深植于日常生活中,尤其是智能汽车行业。安全气囊、车灯密封、电池导热、内饰材料、芯片散热等,许多功能背后都离不开这种材料的支持。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加速,有机硅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埃肯,是一家在有机硅行业中排名前列的上下游一体化跨国企业。多年来在亚太及中国市场,它在本地研发、配方创新、可持续发展以及供应链协同方面逐步建立起一套符合本土化市场发展的运行机制。

01

为什么有机硅值得消费者关注?

有机硅是一类将硅和有机基团结合起来的硅基新材料,既具备无机材料的稳定性,又兼具有机材料的柔性与可加工性。它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力、医疗、建筑、汽车等多个行业,具有耐热、耐候、绝缘、抗紫外线、低表面张力等特性。

从消费者视角来看,有机硅的存在感并不强。但当它失效时,影响却极其显著。例如,在汽车安全气囊系统中,有机硅作为涂层材料可以增强布料的气密性与耐高温性能。一旦发生碰撞,高温与高压瞬间释放,有机硅决定了气囊能否按时且可靠展开。

汽车行驶在各种气候和路况下,内饰、接缝、线路、电池模块,都需要抵御时间、温度与机械应力的挑战。有机硅的高柔韧性与耐老化性,可以有效减缓零件老化,减少返修频率。

如今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的安全与热管理成为关键。有机硅由于其良好的导热性和电气绝缘性能,正逐步取代一些传统材料,被应用在动力电池包的灌封、模组粘接、散热等多个环节。汽车里的材料在悄悄守护着车辆的可靠、安全与舒适。

有机硅正在悄无声息地影响智能汽车的出行体验。

02

埃肯在中国

埃肯,这家有机硅公司曾是法国罗地亚的一部分,拥有悠久的化工研发积淀。被中国蓝星集团收购后,完成了技术从欧洲向中国的转移。这段过程,既涉及产业技术迁移,也包含了研发、生产和市场等环节的本地化挑战。

早些年,中国在有机硅的上游原材料和高端配方方面还存在短板。埃肯的做法,是在保留核心技术框架的基础上,依托国内团队,逐步推动原材料国产化,优化本地供应链,并重构适合中国客户需求的配方体系。已经在多个领域实现了自主产品设计与研发,在安全气囊、电池模组导热粘接材料等关键场景上,开发出了专用于国内主机厂和零部件企业的定制产品。

材料的使用效果,往往取决于其在整车设计过程中的早期介入程度。为了更深刻的理解客户需求,埃肯也会深度参与前期项目讨论。与整车厂的设计师、材料工程师建立沟通机制,逐步实现了从“提供材料”到“参与设计”并“提供解决方案”的角色转变。

这种本地化研发和服务能力,也让埃肯在中国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一定韧性。在面对客户对轻量化、电动化、新材料组合等新需求时,它的研发团队能够快速响应,调整配方,实现材料性能的平衡优化。

03

有机硅与汽车的联系正在加深

有机硅并不是一种“万能材料”。它在粘结强度、热导率等性能上,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占优势。例如,在要求强结构粘接的应用中,聚氨酯等其它材料或许更合适。但它在长期耐老化、电气绝缘、柔韧性方面的综合性能,使它在新能源汽车多个关键场景中不可替代。

在安全气囊应用上,有机硅的涂层性能比其它材料更稳定,尤其是在高温、低温环境下的可靠性更好,且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在动力电池包中,有机硅材料被用于灌封与模组粘接,保障电池安全、防水绝缘、导热和防火性能。它还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的传感器封装、电子控制模块保护、车灯密封条、线束保护等多个部位。

埃肯的产品在这些应用中取得了一些实际成效。一方面,公司持续推动绿色能源使用、降低材料的挥发物含量,从源头上减少浪费及实现环境友好;另一方面,通过材料配方及工艺优化,帮助客户在减少材料用量同时提升成品质量,满足汽车轻量化需求,并延长汽车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这些努力也获得了行业认可,2022年,埃肯因其在可持续发展透明度方面的出色表现荣获EcoVadis白金级认证。

这是全球领先的企业社会责任(CSR)和可持续发展评估机构EcoVadis提供的最高荣誉之一。该认证通过评估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方面的表现,并通过严格的评分体系,授予全球前1%最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

受访人:埃肯配方业务主管-张群利

小结

电动汽车的发展背后,材料的竞赛也在悄然展开。有机硅作为其中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正逐渐走进更多人视野。

埃肯选择在中国持续投入,不仅看中这里的市场潜力和成本优势,更被日益完善的产业链、研发环境和客户体系所吸引。本地化研发、本地化配方、本地化服务,构成了其打造“中国路径”的重要支撑。

       原文标题 : 有机硅:在材料与汽车技术交汇处|埃肯专访

分享说明:转发分享请注明出处。

    相关图讯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本网站由国科网运营维护 国科网讯(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10-88516927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石路甲69号院1号楼1层一单元114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66964号-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96565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代理域名注册服务机构:阿里巴巴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