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网

2025-04-24 20:43:14  星期四
立足国科融媒,服务先进科技
美团闪购VS京东外卖,两大巨头正面硬刚

点赞

0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4日 浏览量:13次 所属栏目:物联网 发布者:田佳恬

新博弈

文丨林一白

一波“口水战”之后,美团与京东开始了新一轮的正面交锋。

4月15日,美团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继京东大动作切入外卖赛道之后,美团除了通过补贴、优化骑手体系等方式,与京东被动打起消耗战之外,也开始主动出击,如今发布美团闪购便是一个直观动作。

美团尝试借此构筑“30分钟送万物”的用户心智,以搭建多年的配送网络和更轻便的前置仓,硬刚京东以速度为优势的、重资产的仓储物流体系。明争暗斗之下,美团与京东都想侵入对方的商业腹地,新一轮商战随之硝烟四起。

舆论战+1000亿补贴

被“打疼”的美团开始反击

美团与京东的对垒引发诸多关注,起于双方近期的一场“口水战”,而引发这场“口水战”的根源,则在于京东向外卖赛道发起猛攻,击中了美团的痛点。

今年2月,京东正式启动外卖业务,对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并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需要注意的是,京东高调入场指向了三个核心点:

1、对商家低佣金

2、为骑手提供更优质的劳动环境和社会保障

3、要求入驻商家必须有堂食,改善外卖的餐饮品质

这三点也是当下外卖市场的痛点所在,为了应对京东的精准打击,美团不得不一边在商业层面陷入消耗战,一边在舆论层面打起“口水战”。

4月11日,京东在外卖业务上再次落子,全面上线百亿补贴,京东外卖的日订单量迅速突破500万单。

4月12日,美团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在社交平台回应京东做外卖一事。

图片

从王莆中的回应里,主要能读出两个意思。一个是想做外卖的企业有很多,但目前都没成功,京东也很难做成。另一个是美团在即时零售业务上已经做出了成绩,并透露平台非餐饮类即时零售订单已经超过1800万单,为即将发布的即时零售品牌预热。

随后,京东虽未正面回应此事,但一张疑似公关人员与刘强东的对话截图流出,图中呈现出的京东对此事的态度是,不予理会。

图片

4月14日,美团也开始采取更实际的应对措施,美团外卖总经理薛冰宣布,未来三年,美团外卖将向餐饮行业整体投入1000亿元,帮助餐饮伙伴健康增长。

4月15日,美团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正式发布。同步上线的品牌视频中疑似部分内容暗讽京东送货慢。

图片

两个小时后,微信公众号“京东黑板报”发布《京东不打口水仗,但会坚持说实话》的文章。文中一边继续聚焦外卖业务,提及京东将招收不低于5万名全职外卖员,并足额缴纳五险一金。同时对于美团闪购所指向的即时零售业务,京东声称,平台已经上线的“自营秒送”,已接入超10万家京东品牌线下店,平均送达时间快于30分钟。

另外,一份疑似京东外卖7分钟内部讲话的录音开始广泛传播,刘强东疑似在这份录音中称,京东外卖的净利率不准超过5%,“超了5%,我要处分人的。”

一番你来我往的隔空对话之间,京东与美团也开始纷纷“亮剑”,外卖与即时零售成为双方交锋的正面战场。

外卖不好做

为什么都想做?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疑似京东内部讲话的录音中,“外卖净利率不能超过5%”成为一个传播要点,博得了不少市场好感,但事实上,在商业层面,外卖行业的净利率普遍不高。

根据摩根大通(JP Morgan)发布的全球在线外卖行业报告(《Global Online Takeaway (2024)》),2024年,全球九家主流外卖平台预测净利润率在1.5%-3.3%之间,算术平均值为2.2%。其中,美团的外卖业务净利润率为2.8%。也就是说,即便京东外卖的净利率控制在5%以内,也只是行业当前的正常水平。

图片

从这个角度来说,外卖业务的商业回报并不算高。作为对比,饿了么虽然在国内外卖市场占据第二大份额,但根据阿里最新的财报,其所在的本地生活集团至今尚未盈利。

然而即便如此,从之前的百度、滴滴,到现在的京东,外卖市场向来不乏新的入局者,关键在于点外卖是用户的一个高频消费场景。艾媒咨询数据显示,32.34%的消费者每周点5-10次外卖,23.25%的消费者每周点3-4次外卖,高频使用所产生的消费黏性,是吸引诸多平台入局外卖市场的关键。

图片

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处的,还有包括买菜在内的社区团购业务,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都有这方面的布局,原因也在于买菜作为日常消费,社区团购的使用频次很可能远远高于电商场景下的消费频次。如今京东在外卖上大力投入,甚至扮演起整顿行业秩序的角色,除了企业的人文关怀之外,也是希望通过拓展外卖业务,提升用户使用平台的频次,本质上还是为了巩固自身主业电商的护城河。

在这背后,传统电商的变局加速了京东看向新的突破口。据36氪消息,2024年,抖音电商GMV约3.5万亿,同比增长30%,跃居行业第三。而在拼多多、抖音接连后来者居上之后,京东的GMV落至第四位。在这样的局面下,京东需要进一步拉高整个生态的商业上限,外卖是一个不错的出口。

但是,站在美团的角度来说,京东要做外卖,直接触及到了美团的核心。一方面,外卖本身不高的净利率,决定了美团需要足够大的市场占比来巩固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和大多平台希望借助外卖打开高频消费场景一样,美团不断延伸的本地生活业务,也是建立在平台拥有庞大的外卖消费群的基础上的。因此,美团不可能坐视不理。

分散竞争焦点

美团看向2万亿市场的即时零售

而在美团的反击中,如果说跟进补贴、优化骑手劳动环境等与外卖相关的动作,是防守之举,那么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就是一次主动进攻了。

一来,双方竞争的焦点会发生一定的偏移。京东需要分出一部分精力,来应对美团在即时零售上的相关动作。二来,美团之所以将即时零售作为反击的一个主要方向,关键还在于,平台的即时零售业务确实呈现出不错的发展势头。

《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到6500 亿元,同比增长28.89%,预计2030年将超过2万亿元。而在2024年,仅美团闪购的GMV便突破4000亿元,增速超30%。

且基于外卖与闪购的协同效应,截至2024年末,美团闪购合作商户已经覆盖到5600家大型连锁零售商、41万本地小商户及570家品牌商。在此基础上,包括3万前置仓在内的闪电仓模式,除了进一步助推美团闪购在低线城市的业务渗透外,也丰富了美团骑手的配送场景,收缩骑手工作峰值与低谷之间的订单差。

因此,美团此次硬刚京东,打出即时零售这张牌,主打的30分钟送达,指向京东作为优势的仓储物流体系,确实对准了京东电商腹地。但是,就目前来说,即时零售的消费场景是有限的,用户需要在短时间内拿到对应的商品,大多是出于应急,或是需要保证商品的新鲜度。

美团对此也有清楚的认知。除了即时送达,美团闪购的定位是“24小时陪伴消费者的新一代购物平台”,平台的做法是拉长整体的消费时间,以提升闪购有限性下的订单量和消费空间。美团闪购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有超过1.24亿的用户选择夜间(21:00-05:59)下单。2024年1月至8月,美团闪购夜间订单占比达到26%。

显然,美团和京东都想将手伸向对方的腹地,借助更广泛的业务布局拉升自身的商业想象。真金白银的投入、实打实地业务拓展之下,一场“口水战”过后,双方相继落子,棋局已经铺开,接下来很可能是一场持久战。

新博弈(ID:newgametheory)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署名,违者必究

       原文标题 : 美团闪购VS京东外卖,两大巨头正面硬刚

分享说明:转发分享请注明出处。

    热点图讯
    最新图讯
    相关图讯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本网站由国科网运营维护 国科网讯(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10-88516927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石路甲69号院1号楼1层一单元114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66964号-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96565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代理域名注册服务机构:阿里巴巴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