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网

2024-06-27 03:28:48  星期四
立足国科融媒,服务先进科技
三年亏20亿元,如祺出行困在“大湾区”

点赞

0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7日 浏览量:56次 所属栏目:物联网 发布者:田佳恬

本文系深潜atom第791篇原创作品

"

主营业务难破巨头阴影,

“新故事”道阻且艰

"

徐太良丨作者

深潜atom工作室丨编辑

摆脱疫情阴霾后,网约车平台正集体冲击IPO

图源:港交所

2023年8月首次递表失效后,2024年3月25日,如祺出行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据悉,2023年以来,除了如祺出行,曹操出行、嘀嗒出行等网约车平台也相继递交IPO申请。

诸多网约车平台之所以选择在近期冲击IPO,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2023年出行行业复苏,公司业绩回暖。招股书显示,2023年,如祺出行、曹操出行和嘀嗒出行营收分别同比增长57.97%、39.8%和43.23%,展现了较强的成长性。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网约车行业早已进入滴滴一家独大的寡头时代,并且市场红利正逐步收窄,接下来以如祺出行为代表的二线网约车平台也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如何提振资本市场的信心,是如祺出行们需要直面的首要问题

深耕大湾区,如祺出行营收持续攀升

招股书显示,如祺出行成立于2019年。彼时,中国移动互联网红利正逐渐消失,网约车行业已告别纷争,进入寡头时代。沙利文数据披露的中国网约车市场格局(按收入计)数据显示,2019年Q1,滴滴出行的市占率达90.3%,排名第二的神州专车仅占据3.3%的市场份额。

图源:沙利文

参照社交、本地生活、短视频等赛道的经验,移动互联网垂直产业迈入寡头时代后,不具备品牌、技术优势的新势力很难弯道超车行业巨头。

有鉴于此,与曹操出行、嘀嗒出行等平台类似,如祺出行入局网约车行业后,并未“摊饼”式全国发展,而是专精大湾区一隅。招股书显示,2023年,如祺出行来自大湾区的出行服务交易额占出行服务总交易额的93.9%。

专精一地的运营模式固然很难在短期内让如祺出行成为网约车行业的巨头,但在行业格局已定的背景下,却可以有效提振如祺出行在大湾区的市场影响力

图源:如祺出行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如祺出行网约车服务交易额从13.11亿元增长至27.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3.9%;同期如祺出行网约车服务订单量从4600万单增长至9.97亿单,年复合增长率为45.4%。

与订单量提升相同步,如祺出行在大湾区也具备了不俗的市场影响力。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如祺出行大湾区用户渗透率超45%,排名第二;按交易额计,如祺出行在大湾区网约车行业的市场份额为5.6%,排名第二。

与之相应,如祺出行的营收规模也持续攀升。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如祺出行营收分别为10.14亿元、13.68亿元、21.6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0.99%、34.91%以及57.96%,增速一直超过两位数。

活在巨头阴影下,如祺出行持续亏损

尽管如祺出行的营收正飞速增长,但遗憾的是,其也持续身陷亏损的泥潭无法自拔。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如祺出行年内亏损分别为6.85亿元、6.27亿元以及6.93亿元,合计亏损超20亿元。

如祺出行之所以持续亏损,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其在大湾区并不具备绝对意义上的统治力,需要直面滴滴的正面竞争。

图源:如祺出行招股书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3年,按交易额计,滴滴在大湾区的市场份额高达56.5%,比如祺出行高50.9个百分点。有强势的滴滴珠玉在前,为了保持吸引力,如祺出行既不能过分“压榨”网约车司机,又不能让用户付出太高的使用成本

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如祺出行网约车服务月平均活跃司机数量分别为1.19万、1.86万和3.68万,增长趋势明显。数亿万计的司机,确保如祺出行网约车业务有较高的服务质量。2021年-2023年,如祺出行的接起率分别为81.5%、84.8%和88.9%,增长明显。

如果如祺出行足够强势,随着越来越多的司机加盟,其可以通过调低司机分成率,拓宽利润空间。然而,为了避免司机投靠强大的滴滴,如祺出行不能不照顾司机的情绪,为其提供较高的分成

图源:如祺出行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如祺出行司机服务费分别为11.77亿元、12.9亿元以及17.95亿元,司机服务费分别占各期收入成本的93.5%、85.2%以及77.6%。

另一方面,针对下游消费者,有鉴于滴滴本就具备规模优势,如祺出行也不能肆无忌惮地涨价。2021年-2023年,如祺出行每笔订单的平均交易额为28.7元、27元以及28元,过去三年一直徘徊在28元左右。

事实上,即使没有涨价,如祺出行的用户忠诚度也不高。2021年-2023年,如祺出行月平均用户活跃数分别为103.1万人、120.4万人以及104.7万人;用户留存度分别为31.7%、31%以及27.8%,均有下滑趋势。

接下来,为了提高用户留存、抢占市场,如祺出行似乎需要投入更多的补贴。而这也预示着,如祺出行将继续亏损下去。

招股书中,如祺出行无奈地表示,“我们的收入增长可能无法完全覆盖短期内所产生的各种成本及开支,且我们预计在2024年、2025年及2026年将继续产生净亏损及经营净现金流出。”

押宝Robotaxi,但研发力度有限

由于现有网约车业务将持续亏损,为了给资本市场以信心,如祺出行正着力押注更具想象力的Robotaxi业务

官方资料显示,2021年,如祺出行开始推动Robotaxi的开发及商业化。2022年10月,如祺出行在广州实现有人驾驶网约车与Robotaxi服务商业化混合运营。

事实上,结合自动驾驶技术的特点来看,如祺出行布局Robotaxi确实有一定的前瞻性。《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认为,因私家车闲置率以及驾驶失误率较高,随着自动驾驶技术成熟,私家车或走向消亡,未来只会有全天候运营的RoboTaxi,满足用户多种多样的出行需求。

由于RoboTaxi可能会成为未来出行的主要形式,其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想象力。中金数据显示,预计2030年,Robotaxi全球市场规模超2万亿美元。作为对比,目前网约车市场规模仅为824.2亿美元。

图源:马斯克社交媒体

因RoboTaxi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目前特斯拉、百度、滴滴等科技公司都在布局相关业务。比如,特斯拉CEO马斯克已明确宣布,将于2024年8月8日推出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

对于如祺出行、滴滴等网约车企业来说,布局RoboTaxi的意义,不止在于迎合了时代的潮流,更在于自动驾驶技术,可以极大地减轻平台的运营成本。如果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全面铺开,那么如祺出行就可以省下数十亿的司机服务费,进而扭亏为盈。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Robotaxi极度依赖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而自动驾驶又需要企业重金研发投入。以百度为例,自2015年正式成立L4事业部以来,其每年的研发费用均不低于100亿,2021年后更是跃升至200亿元以上。

反观如祺出行,因网约车业务成本压力过大,很难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研发。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如祺出行总资产分别为1.88亿元、7.68亿元、9.17亿元。与此同时,如祺出行的负债一路上涨,各期分别为3.4亿元、15.17亿元、23.5亿元。

在此背景下,如祺出行的研发开支自然保持在低位,2021年-2023年分别为1.17亿元、1.05亿元以及1.19亿元,甚至不足百度的零头。

研发投入力度有限,决定了如祺出行的Robotaxi业务难以比肩一线巨头。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底,如祺出行Robotaxi服务累计运营超2万小时,覆盖545个站点,完成约45.07公里安全试运营里程。

图源:百度

对比而言,百度2023年财报显示,四季度,萝卜快跑服务单数同比增长49%至83.9万单,在武汉地区全无人驾驶订单比例达到45%。截至2024年1月,百度萝卜快跑累计向公众提供乘车服务500万次。

在此背景下,如祺出行选择冲击IPO,很大程度上都是为Robotaxi业务寻找“血源”。招股书中,如祺出行表示,募资的40% 将用于自动驾驶及Robotaxi运营服务研发活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资本市场固然追求具备想象力的“新故事”,但也不会不关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由于被滴滴钳制,如祺出行的网约车业务既不能节流,又不能开源,正持续亏损。而公司现金流承压,又决定了如祺出行难以为Robotaxi投入更多的资金。

考虑到目前资本市场已经有特斯拉、滴滴、小鹏等优质Robotaxi投资标的,如祺出行或许难以吸引投资者的关注。

       原文标题 : 三年亏20亿元,如祺出行困在“大湾区”

分享说明:转发分享请注明出处。

    热点图讯
    最新图讯
    相关图讯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电话
    本网站由国科网运营维护 国科网讯(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10-88516927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石路甲69号院1号楼1层一单元114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66964号-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96565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代理域名注册服务机构:阿里巴巴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